NEWS
新闻

产教融合——领跑机器人教育赛道的密钥

2021年9月17日

9月10日,2021世界机器人大会隆重召开,在特斯联主办的“智能服务机器人生态协同与产教融合”专题论坛上,汇集行业专家和学术带头人深入探讨产教融合话题。特斯联泰坦机器人在面向高校合作、人才培养、教育场景应用上的突破和取得的成绩得到与会专家一致赞赏。


产教融合成就校企双赢,政策利好市场空间广阔

产教融合是产业与教育的深度合作,是院校为提高其人才培养质量而与行业企业开展的深度合作。《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国家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实施方案》、《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等文件精神,进一步明确要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共同推进高质量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在政策利好、经济增速、教育水平提升、激发企业活力等多个维度,都清晰的表明产教融合将是科技企业市场化发展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在这其中,机器人作为聚合多种前沿技术的新物种、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成为产教融合中的“黑马”,一跃成为该领域炙手可热的赛道。一方面围绕机器人的技术、产品、设计等新探索,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另一方面在校园的教务、校内各类服务中,蕴含着对机器人的巨大需求,更利于推动机器人企业进一步提升市场竞争优势。

正如参加主题论坛的东北大学机器人学院副院长贾子熙所言:机器人专业创新人才培养已经成为大学重要任务之一。在机器人产业发展成为国家战略,机器人技术对于创新人才培养有着强劲支撑作用的背景下,机器人专业建设将在新工科框架下的创新人才培养理论和模式探索中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

▲ 东北大学机器人学院副院长 贾子熙

今年7月,光大集团入选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印发《关于印发产教融合型企业和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名单的通知》,特斯联作为光大集团新科技代表企业,顺应政策导向,全力开展产教融合业务布局。此次论坛上,特斯联与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签订战略合作,通过组建技术团队,在编制人工智能物联网领域技术标准/职业教育标准、开发人工智能物联网领域岗位技能标准、人才培养、技术服务和社会培训等方面广泛合作。同时将在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挂牌“特斯联AIoT产教融合创新发展中心”,在特斯联设立人工智能物联网产教融合实习实训基地。

可见,职业教育的特点是离不开产业,其根本的规律就是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国家一方面通过政策鼓励企业参与进来,另外在财政、金融、信用等方面给予优惠。在机器人行业蓬勃发展的当下,以产教融合方式切入场景、打开市场已是大势所趋。

吹响机器人引爆教育领域的新号角

中科院南京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研发中心所长助理&数字化中心主任薛朝波认为:产教融合是一个过程,最终要看结果。推动产教融合需要在第一线实实在在做事情。在产教融合培训模式下生产出来的智能服务机器人,最终的目标是市场愿意买单。

▲ 中科院南京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研发中心所长助理&数字化中心主任 薛朝波

特斯联打造的泰坦系列智能机器人不仅完成了产教融合应用,并且已经被市场广泛接纳买单,形成了产业、教育、研发、销售的完整闭环。从迪拜世博会指定机器人官方合作伙伴,到即将为北京冬奥会提供智能服务,特斯联智能机器人在北京学校、新华社、西安博物院、中新社等各类场景成功落地。

特斯联的机器人缘何可以应用在各类场景,特斯联机器人在教育领域又有哪些独特优势?

特斯联泰坦机器人的优势之一便是顶层设计上的差异化和领先性,实现了基础设施智能化并为数字城市提供各类智能化服务。泰坦机器人从第一天起就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融入未来城市的AI CITY ROBOTS,彻底适应城市中任何场景。同时,通过其沉淀出的一套“模块化、智能化、一体化”机器人技术路径,让机器人从单体智能到群体智能,再向一体智能演进,这使得泰坦机器人在面对校园中的任意细分场景都可以轻松应对。

▲ 特斯联泰坦机器人在校园内提供多种智能化服务

当泰坦机器人部署在校园内,通过其灵活的模块化设计和后台RMS平台统一部署,可以快速配置让机器人在校园内完成消毒、快递运送、宣传广播、服务导引以及校园安全巡逻等多种功能,且通过机器人之间的协作沟通,形成校园内的机器人服务矩阵,不仅大大缓解校内员工的工作压力,还可以通过实地展示,让高校学生近距离了解机器人场景应用的真实状态,将产、教更紧密的融合起来。

以校内物流递送为例,特别是在后疫情时代,高校内快递运送面临最后一公里难题,同时学校场景中又有学生取件集中、频次高等特点。特斯联物流机器人通过不同的上装模块,可以快速匹配出多种快递运送方案,结合特斯联自主研发的低速无人驾驶技术底盘,在保证效率的同时兼顾学生安全,集中运送快递的方式不仅缓解了师生取件难题,更以无接触配送提升了校园安全。

在特斯联眼中,产教融合不仅是课堂上的教学与产业结合,更是真实场景应用与教育的融合,这将极大调动起学生的兴趣,同时也能在企业、高校的相互交流中,推动产业发展和改善教育环境。

华东师范大学康复科学系副教授、博士陈东帆对此深表认同,他表示通过与产业合作,学校已经用了各种各样的机器人做实验,希望以产教融合提供更好的机器人平台,用来帮助教学实践。

▲ 华东师范大学康复科学系副教授、博士陈东帆

面向教育市场,特斯联不仅在科技赋能和实践上不断探索,还在机器人的人才培养上肩负起企业责任。在本次世界机器人大会现场,特斯联启动泰坦星辰计划,公开招募高校毕业人才加入特斯联聚焦机器人创新研究。此前,特斯联还在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的见证下,联合签署《人工智能产业人才培育标准合作备忘录》,完善人工智能领域学科布局,加强产学研合作,为培养人工智能复合型产业人才提供助力。

当前,我国人工智能发展面临着高速产业规模增长与低速人才培养输出之间的矛盾,特别是在服务机器人领域,更是面临巨大的人才缺口。据工业和信息化部调研统计,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与人才需求比为1:10,截止2030年,人工智能人才缺口达到500万,其中缺口在于“金字塔”底座面向产业行业的应用型人才。由此可见,通过产融结合方式提升学生的科技实践能力和企业的创新能动性,将对促进中国智能新经济发展具有积极作用。特斯联致力于产教融合和泰坦机器人在教育市场的持续落地,为中国机器人产业长远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原动力。

特斯联泰坦机器人荣获恰佩克两项大奖

上一篇

预见元宇宙时代!特斯联亮相2021世界机器人大会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