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对话手记:
▲ 特斯联科技集团首席科学家杨旸博士
Q1:智慧城市下一阶段发展的突破口在哪里?
杨旸博士:2008年,IBM 最早提出了智慧地球。智慧地球事实上是一个很难落地的概念,因为我们很难找到为智慧地球“买单”的人。历经两年,IBM 又在2010年提出了智慧城市,要帮助城市解决实际的问题,这样才有了非常具体的案例和路径。
Q2:当前,全球在推进智慧城市过程当中所面临的挑战是否是类似的?
杨旸博士:我觉得应该一分为二地来看待这个问题。相似性肯定是存在的。要让老百姓生活得更好,让社会发展得更有活力,这是所有国家、地区的共同愿望。但智慧城市的具体目标和发展路径受到不同地域的人口素质、文化传统和经济实力的极大影响。
Q3:AI 与 IoT 应该怎样融合才能推动城市数智化转型?
杨旸博士:不同的人对这个问题或许会有不同的见解,我的理解是AI和IoT 技术的结合,能够实现“以每个用户为中心”的定制化、个性化和智能化服务。
特斯联作为AIoT技术和应用的领军企业,几年前就在上海市田林街道的居民区部署了智慧社区服务,采用多种传感器为所有居民,特别是老年人,提供了居家养老安全、室外意外监控、垃圾自动分类等一系列智能服务,这有效缓解了数字鸿沟带来的社会问题。我们应该继续研究智慧城市中所有用户的服务需求、动态变化的应用环境、以及不断演进的AIoT技术,高举“以每个用户为中心”的旗帜,积极融合跨领域的新技术和新方法,全面探索数字化服务流程和商业模式的创新和再造,持续地为智慧城市中每个人提供最优质的个性化服务,提升所有人的满足感和幸福感。
Q4:如何理解调度能力在未来智慧城市的虚拟世界、物理世界两种形态中所起到的作用
杨旸博士:未来世界要实现数字化转型,让虚拟世界和物理世界的融合变得更加连续顺畅,就一定要有具备强大的调度能力的操作系统来实现异构资源的灵活调度和各种智能服务的编排部署。为了把多种多样的底层传感器、通信网络、以及上层应用方便地连接起来,我们必须站在智慧城市整体和谐发展的新高度来设计和部署城市级操作系统,构建成一个不断演进的强壮神经系统,充分保障智慧城市中丰富多彩的跨界智能服务及其个性化的端到端用户体验,这是做好智慧城市的关键。